close
但隨科技的進步,機械麵線因為產量大、價格便宜,漸漸取代了傳統麵線的地位,有越來越多的店家捨棄手工的耗時耗力而以機器代替,以增加產量節省成本。也有許多業者,打著手工麵線的名號,卻以機器麵線代替販售,相對的打擊手工麵線製作者的信心與市場行情。

機器麵線的做法,節省前置作業許多人力體力耗費,和麵、揉麵、到切麵都是用機器取代,麵線可以切的很細,跟手工粗麵線差不多,切完直接就拿到戶外曬麵線,省略了醒麵及拉麵甩麵的過程,機器麵線的筋性不好,不能再使用人工拉扯,因此會比較粗。澎湖的機器麵線,一樣會經過日曬過程,因此也相同保留日曬過的香氣,只有口感跟外觀及添加物的部分和手工麵線有較大的差異性。

手工麵線與機器麵線的差異比較如下:
手工麵線與一般麵線從製程到成品到口感擁有許多差異,其實很簡單判別:

(1)製程不同

手工麵線耗時耗工,平均每包製程需要12-15個小時以上,受天氣陰晴影響製程時間。機器麵線省時省力,少了醒麵與拉麵甩麵的時間,製程時間縮短,平均約8-10小時即可完成。

(2)產量不同

手工麵線因較為複雜耗費人力,因此每天每個人的約可做1-2包麵粉,麵線產量約30斤-50斤麵線。機器麵線則每個人每天約可做2-4包麵粉不等,麵線產量約60-120公斤。

(3)外觀不同:

手工麵線的粗細都不太相同,有的粗有的細,那是跟師傅的手勁有關,如果是機器製造,則從頭到尾粗細都相同。「手工麵線」普遍較細的原因,乃在於製作過程中,由於使用的水分與醒麵的時間足夠,因此所生成的麵筋韌度較強,因此可以拉製出更細的麵線。顏色也不同,手工麵線日曬充足顏色較白,機器麵線則較黃。

(4)口感不同:

手工麵線因為經過人工揉捻與甩麵、拉麵的過程,吃起來較有彈性,煮起來也不容易糊掉或化開,機器的容易一夾就斷,也沒咬勁。

(5)鹹度不同:

手工麵線另一項特點便是鹹。那是因為一開始和麵時,師傅在麵粉裡摻上鹽的關係。加鹽的多寡影響麵的口感Q度,因此每家的比例都有所不同,也會依照製作時天氣的狀況調整鹽水的比例。所以煮手工麵線時,第一道的滾水最好先過濾掉,煮的時候也最好不要加鹽,才能避免過鹹。

(6)添加物不同:

手工麵線沒有添加任何防腐劑,大多是經過陽光照射,很自然地散發著一股淡淡的麵線香,曬的越乾保存期限越長,相對的,吸水性會優於一般麵線,且比較不會煮到糊,缺點便是由於較乾,因此比較容易脆掉。

機器麵線由於大量快速生產,醒麵時間不足,為了讓麵線口感帶脆且久煮不爛,因此會在麵粉中加入硼砂。為了增加保存期限有些也會添加防腐劑。

(7)成本不同:

手工麵線由於耗時耗工,人力成本重,售價相對較高。機器麵線大量生產,以量制價降低成本,批發價低,售價卻與手工麵線相差不大,一斤差價約10-20元不等,甚至有些魚目混珠賣價與手工麵線相同。打擊手工麵線經營者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enghu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